市残联调研孤独症儿童教康融合工作
发布日期:2025-10-16 12:40:33
为深入推进我市孤独症儿童关爱促进行动,10月15日,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吕波一行6人,前往沈阳市孤独症儿童学校(铁西区春晖特教集团)开展专题调研。市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李巍,市教育局一级调研员卢娜,市、区两级残联、教育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调研。

图为调研组实地察看教学环境
铁西区是我市孤独症儿童关爱促进行动的试点地区。春晖特教集团隶属于铁西区教育局,成立于2021年8月,是一所集义务、职业、高中、巡回指导、送教上门于一体的综合性特教学校。2025年4月,获市教育局授牌为沈阳市孤独症儿童学校。调研组来到集团培智小学部教学区,小学部教学区以康复训练为主体,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招收智障、孤独症、脑瘫及语言、行为、情绪、运动有障碍的儿童,现有学生245名,30个教学班。

图为调研组实地察看教学环境
调研期间,吕波一行实地察看了学校的教学环境、康复训练设施及各类功能教室,看望了一线教职工及正在接受康复训练的孤独症儿童,沉浸式观摩课堂教学实况,调研组对学校开展的结构性认知、“一生一课表”、分龄精准干预等教学模式和方法给予充分肯定。随后,调研组与市区教育部门、区残联及学校班子成员座谈交流,听取了沈阳市孤独症儿童学校书记兼校长苏洁关于“聚焦核心障碍 深耕教康融合”的专题汇报,深入了解学校通过“环境为基、课程为核、师资为魂”的系统化路径,有效破解孤独症儿童教育难题,在教育教学、康复训练与社会融合等方面取得的扎实成效。双方围绕资源整合、课程优化、家庭支持等问题展开研讨,为下一步完善我市孤独症儿童服务链条、制定精准帮扶政策提供实践支撑。

图为座谈会现场
会上,市教育局一级调研员卢娜代表市教育局对市残联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向市残联长期以来对特殊教育事业特别是孤独症儿童关爱工作的重视与支持表示感谢。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吕波讲话,对市区两级教育部门及学校在孤独症儿童教育领域的辛勤耕耘、奉献付出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春晖集团在孤独症儿童教康融合行动上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通过此次调研,深切感受到孩子们在学校“幸福教育”理念下茁壮成长,体会到特教工作的温暖与力量。要深入贯彻落实市残联、市教育局等7部门联合印发的《沈阳市孤独症儿童关爱促进行动实施方案》,拿出有效举措办法,推动方案落实落细。一是教学有特色。持续完善“一生一课表”个性化教学模式,探索升级符合孤独症学生心理特点、认知发展特点、学习特点的教学课程,因人施教、因需施教,逐步完善孤独症学生教育体系,健全教育科学评估认定机制,加强孤独症儿童教育教学研究,创新课程教法,开展孤独症儿童教学座谈研讨、精品课程分享、特色实践活动,提升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相长,发挥市孤独症儿童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打造全国领先的“沈阳样板”。二是康复有品牌。推动实施孤独症儿童教康融合行动,作为实施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的“三个健康”行动的重要内容。发挥沈阳市残疾儿童康复机构联盟作用,邀请专家学者开展孤独症儿童康复讲座培训,将全周期康复融入教育之中,提升康复服务能力与水平。邀请学校加入联盟,一同推动孤独症儿童工作提质增效。大力推进科技助残行动,引入脑机接口、艺术疗愈、智能体测系统等高科技康复辅具设备产品,让高科技康复辅具产品有效应用于孤独症儿童康复治疗。联合有关高校、医疗机构开展孤独症儿童康复技术研究推广,形成一批科研成果。三是文体有形象。大力发展残疾人文化体育事业,文体赋能,培养选拔优秀文体残疾学生,市残联搭建载体平台,安排特奥项目,打造特色特奥羽毛球、篮球、足球、轮滑等体育项目品牌,让残疾学生在文体活动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启迪心智。组建一支专业运动队,为祖国、省市赢得荣誉,让残疾学生在文体活动中展示才华、成长成才。四是就业有成效。加强残疾学生技能培训教育,提升残疾学生就业技能本领,数字赋能就业工作,开设数据标注、短视频审核、有声主播,非遗文创点翠、宋锦、扎染、掐纸等内容的辅导培训,建设月光禧绳辅助性就业文创工坊,做好毕业与就业相衔接工作,让孩子们增强自信,融入社会。五是服务有温度。全面落实特殊教育实施“十五年”免费教育要求,全覆盖完善特教学校、随班就读、送教上门教育体系,落实好学生资助政策和全学段残疾学生资助体系,对符合条件的残疾儿童少年和大学生及困难残疾人家庭大学生给予助学资助,协调落实好残疾学生中高考合理便利服务。实施孤独症儿童家庭暖心行动,联合社会各方力量,做好孤独症儿童困难家庭的支持帮扶和志愿服务。吕波强调,市残联将在政策支持、资源链接与技术指导等方面持续发力,与教育部门及学校通力协作,共同提升孤独症儿童福祉,让每一位孩子都能享有更优质、更融合的教育与康复服务。
下一步,市残联将持续跟进铁西区试点工作,推动科技助残与教康融合成果惠及更多残疾儿童与家庭,携手社会各界,共同为孤独症儿童点亮星空,搭建通往融合、包容社会的温暖桥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