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雪特别有意思,我们每天都跟教练学。”2月23日,大东区培智学校的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告诉记者,这个寒假,学校让大家自愿报名,免费带大家“组团”跟专业教练学习滑雪。“学校常年为残障孩子开展运动康复。这个寒假,我们成立了滑雪训练营,带孩子们进行滑雪启蒙训练。开学以后,学校还会举行小型比赛。促进孩子们在冰雪运动中找到自信,也让陪伴他们的家长找到快乐源泉。”大东区培智学校校长马卫军介绍。每天上午9时,五年级男孩郭宣阅都会跟姥姥一起出现在一方广场的室内雪场。“学校将我们八个孩子确定为第一小组,每天滑雪一小时,大家都是零基础学习。”郭宣阅66岁的姥姥瑞景(化名)告诉记者,这个寒假,除了春节放假,孩子们几乎每天都坚持滑雪训练,大多数已经掌握了基础技能。“学滑雪以后,孩子身体的协调性越来越好。”瑞景开心地说。13岁男孩张栩赫,最近突然进入快速“生长期”,身高已经接近1.8米。“没想到学滑雪也能长大个儿。”奶奶张谦摸着孙子的头,慈爱地说。张栩赫兴趣十分广泛,学习架子鼓、唱歌、画画……他最厉害的是在学校坚持训练多年的速滑。在2019年全国特奥冬季项目比赛中,他曾获得速滑项目的金、银、铜三枚奖牌。“我喜欢滑冰,也喜欢滑雪。”微微笑着的张栩赫一字一句地说。北京冬奥会期间,只要电视里播放冰壶比赛,郭宣阅就会“霸占”屏幕,不许任何人换台。为什么喜欢冰壶?原来8岁那年,他就跟学校出征全国第十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七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获得了旱地冰壶比赛第六名的成绩。“我有‘冰墩墩’,是妈妈坚持每天上网帮我‘抢’到的。”他骄傲地说,“妈妈还让我为她赢一个‘金墩墩’。”即将毕业的大男孩宛硕,是真正的速滑高手。他奶奶李秀兰笑着介绍:“宛硕特别喜欢谷爱凌。只要看到北京冬奥会的滑雪、滑冰比赛,他都目不转睛地看,还能时不时地给我们讲解一下。”最让奶奶高兴的是,宛硕还自信地告诉他们:“以后我也去赛场‘飞’一下。”作为辽宁省残疾人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大东区培智学校从2008年开始探索运动康复,培养孩子们从热爱出发,常年坚持速滑、旱地冰壶等十几个运动项目的训练,累计培养运动员超过100名,让越来越多的残障孩子在运动中找到了自信,拥有更加健康快乐的生活。“我们学校的孩子都是自闭症、脑瘫等智力障碍的孩子,他们大多注意力难以集中,学得慢,忘得快。一个简单的动作,教练通常要分解成三到五个动作来教。普通孩子五天能学会的动作,他们至少需要一个月时间。”大东区培智学校教师路云告诉记者。17岁女孩赵双翼,刚入学时就进入校速滑队。她很快就从又矮又小,身体不好的“小透明”,变成了冰上最快的“小燕子”。2017年,她去奥地利参加第11届世界冬季特奥运动会,获得速滑项目的一块银牌。她说:“我现在爱上滑雪了。在高的地方飘来飘去,感觉特别自由。”她的妈妈王艳也开心地介绍:“运动不仅让孩子强健体魄,少生病,而且自理能力也越来越强。”在学校、老师以及家长们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如今,很多学生已经在全国、省、市,甚至世界级大赛中斩获大奖。“学校有一面冠军墙,展示获得全国及世界级大赛冠军的孩子照片。”路云介绍。20岁的宛硕就是登上冠军墙次数最多的学生。他已经获得十多枚各级各类赛事的轮滑、速滑项目金牌。“我也有获得冬残奥会冠军的实力。”他自信地说。